​进学解原文朗读 进学解全诗

2024-02-15 20:59 来源:网络 点击:

进学解原文朗读 进学解全诗


进 学 解

韩 愈

国子先生晨入太学,招请生立馆下,海之日:“业精于勤荒于塘;行成于思毁于随。方今圣贤相逢,治具毕张。拔去那,登崇畯良。占小善者率以录,名一艺者无不庸。爬罗别,制垢磨光。盖有幸而获选,我云多而不扬?诸生业不能精,无患有司之不明;行患不能成,无患有司之不公。”

言未既,有笑于列者曰:“先生欺余哉!弟子事先生,于兹有年矣。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,手不停技于百家之编;记事者必提其要,纂言者必鉤其玄;贪多务得,细大不捐;焚膏油以继器,恒兀元以穷年。先生之业,可谓勤矣。抵排异端,壤斥佛老;补苴蚺满,张皇幽眇;寻坠之茫茫,独旁搜而远绍;障百川而东之,回狂于既倒。先生之于儒,可谓有劳矣。沉浸酿椰,含英咀华。作为文章,其书满家。上规姚,浑诨无涯,周诰殷盘,佶屈牙,《春秋》道严,《左氏》浮夸,《易》하而法,《诗》正而葩,下速《庄《骚》,太史所录,子云相如,同エ异曲。先生之于文,可调安其中而辞其外矣。少始知学,勇于牧为,长通于方・右具宜。先生之于为人,可谓成矣。然両公不见信予人,私不见助于友。跋前后,动辄得咎。为御史,遂家南夷,三年博士,冗不見治。命与仇课,取败几时。冬暖而儿号寒,年丰而要啼饥。头童齿豁,竟死何?不知虑此,而反教人为?

先生日:“呼!子来前!夫大木为案,细木为,炉体儒,根関后糗,各得其宜,施以成室者,匠氏之工也。五礼砂,赤青芝,牛渡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遠者,医师之良也。登明选公,杂进巧抽,余为妍,单荦为杰,校短量长,唯器是道者,宰和之方也。昔者孟轲好排,孔道以明,撤环天下,卒老于行。卿守正,大论是弘,逃于是,废死兰陵。是二儒者,吐为经,举足为法,绝类离伦,优入圣域,其于世何如也?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線其统,言虽多而不要其中,文虽奇而不济于用,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用月费俸钱,岁靡;子不知耕,妇不知织;乘马从徒安坐而食;避常途之促促,陈编以窃。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,越非其幸欤?动而得请,名亦随之,投置教,乃分之立。若夫商财贿之有亡,计班请之崇,忘己量之所称,指前人之照,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状为,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,欲进其霈也。

【赏析】

《进学解》是唐代散文中很具特色的篇章。作者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大家。“进学”即增进学业、品行的修养。“解析。“进学解”是谈谈学业和品行上的进步。

本文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(813)的年初。《旧唐书韩愈传)说:“(愈)复为国子博士,愈自以オ高,累被摈,作(进学解》以自喻.”文章借国子先生与弟子的对话抒发作者长期不受重用,反屡贬斥的不满情绪,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オ德取人,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。

全文分为三段

第一段写国子先生对太子生的训词。“国子先生”是韩愈自指。“太学”指国子学。训词一开头,就说出了两句十分精采的格言: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这是指学问和品行的修养,是立论的前提。话很简练,意思却很深刻,长期以来成为人们的座右铭。接着作者将学业和品行的进步与朝廷用人的制度联系起来,教导诸生现在政治清明,圣君贤相重视人才的提拔和培养,废昢凶邪,谁有一点长处就被录用,人才虽多,不会埋没。这是立论前提之二。最后勉励诸生:“业患不能精,无患有司之不明;行患不能成,无患有司之不公。”这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下的基本论点。

第二段写学生反驳国子先生的训海。“先生欺余哉”,用讪笑的口吻,一下子就把先生冠冕堂皇的训话揭了底。因为弟子追随先生多年,对先生的情况了然于心。接着将先生的学业、品行从四个方面加以质问,推翻先生的欺人之谈,一讲先生治学勤奋:口不离六经,手不释百家:贪多博览兼收并。二讲先生排异端,发扬儒学方面的辛劳:排斥佛老邪说,弥补完善儒学。三讲先生文章内容广博,博取先秦、西汉诸家之长,写作“古文”纵横自如。四讲先生的品行修养年轻时,勇于实践,年长后又善处人事,左右達源。如按韩愈的训词推理,足可受朝廷重用,然而事实恰恰相反。于是学生继而描述了老师的困顿失意:于公不被朝廷信任,动得咎,屡遭贬斥;于私得不到朋友帮助,全家生活国苦不堪老师自己也顶秃齿落,身体衰弱。这段文字,其势如长江大河,奔鵬直下,语言峻切,彻底推翻国子先生的论点。

第三段写先生针对学生间难,自我解。首先他以工选材、医生用药为喻,说明材有大小之分,要做到物尽其用药有费贱不同,要做到药施其宜。而就用人来说,人有性格内向、外露、聪明、愚笨的不同,必须量才录用,オ尽其用这是宰相的职责。其次用古代两位圣贤孟轲、荀卿不被当世所用,则自己“投闲置散”,也是本当如此。最后说若还不知足,岂不是自不量力,要求宰相以小材作大用吗?“学虽勤而不由其统”以下几句,实是反语泄忿。“动而得谤,名亦随之”,也是牢骚话。这一段,作者用反语曲笔,以一种解嘲的口吻,发泄胸中一腔郁郁不平之气。

《古文观止》编者吴楚材评此文的艺术构思,是“以怨怼无聊之词托之人,自昝自责之词托之己”,即采取了反话正说的构思方法。文章第一段解释进学的道理,提出“业患不能精,无患有司之不明;行患不能成,无患有司之不公”的正面结论,为下文学生反驳树立一个靶子。第二段学生反驳,尽力推翻进学正义,把自命不凡、怨恨牢骚通过学生之口尽情倾吐,酣畅淋漓,语气强烈弃放,实际得出有司既“不明”又“不公”的结论。第三段先生自我辩解、借题发挥,以谦让自慰的口气,更深一层,也是含蓄不露地抒发牢骚不平,越显出世道人情不公。这种构思方法,是以辞赋常用一问一答,相互驳难的形式加以表现的。如前人指出的,此文明显受到汉代辞赋家东方朔《答客难》和杨雄《解嘲》的影响。

除构思外,《进学解》还有意识地吸取了辞赋中的铺叙排偶等形式技巧,形成骈散相间,整齐藻饰的风格,如第二段弟子褒扬先生的四个方面,尽力铺张敷陈,而且两两相对整齐和谐;但整饰中有错综变化。如这段中基本用对偶句,在小结处却用“先生之业,可谓勤矣”、“先生之于儒,可谓有劳矣”、“先生之于文,可谓宏其中而肆其外矣”,“先生之于为人,可谓成矣”。这样的散句,打破了骈体文的凝固程式,做到骈散兼用,协调统一。

此外,提炼和创造了大量语汇。他主张“陈言务去”、“辞必己出”,在创作中努力实践,如“丰而不余一言,约而不失一辞”。他精心提炼口语、俚语和古人有生命力的语言善于将对偶句,排比句加以浓缩,熔铸成鲜明生动的语汇。如:“贪多务得”、“细大不捐”、“含英咀华”、“佶屈赘牙”,“同工异曲”、“俱收并蓄”、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”等。正如前人所言“公文不以雕饰为工,而此篇修词之妙,尤具排山倒海之势”,真叫人耳目一新。